资阳市人民政府  |  资阳阳天气预报
中和场镇
录入时间:2016/12/30 16:32:39     浏览:2361

 中和场镇原隶中江县,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建中河场,因地处两河口、大吗口中段,故名。明国二十四年(1935)改名中和乡,取“正中会人和”意而名之。建国后1953年全省行政区调整划入乐至县辖,隶宝林区。1958年改乡为人民公社,1984年复为乡。1992年8月与金钟乡合并建中和场镇。
    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
 中和场镇位于乐至县东北区、浅丘区,中心场镇距县37公里,行政面积45.3平方公里。境域南接盛池乡,西连良安镇、全盛乡,东界大英县河边镇,北界中江县元兴、永丰乡,促成中和场镇成为三市(德阳市、遂宁市、资阳市)三县(中江县、大英县、乐至县)交接处中心场镇和物资集散地。2015年,中和场镇辖黄龙湾村、白鹤村、人民村、三合村、太平村、石缸湾村、狮子桥村、红星村、高石梯村、两河村、中和村、卖柴垭村、黄岭村、高山村、江家湾村、老河村、印盒村、魏家坝村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。
环境、资源与人口
    自然环境与资源  中和场镇有肥沃的耕地,2015年全镇耕地面积20786亩,水田面积6405亩。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37公里,客运车辆可直达成都市、乐至县城、中江县仓山镇,群众外出非常便利。
    人口  2015年,全镇人口24356人,实有劳动力13512人,人口出生率10.09‰。
经济与发展 
2015年,中和场镇地方生产总值2.11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12183元。
第一产业  2015年,全镇建成獭兔养殖示范大户6户,年出栏达13余万只;建黑山羊养殖示范村3个,年出栏达3.5万余只;生猪出栏2.4万头;小家禽出栏32万只。水稻插秧面积6520亩;玉米播种面积13000亩;红苕播种5000亩;大豆播种5000亩;油菜播种13000亩。全面推广水稻育苗旱育秧技术;大豆、油菜采用撒播机收技术;在卖柴垭村、魏家坝村、印盒村落实玉米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片;魏家坝村示范推广玉米机播技术;在卖柴垭村、魏家坝村、印盒村等村全面落实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;在老河村、魏家坝村推广油菜免耕直播技术。发展特色蔬菜产业,全年发展小米辣2000亩、无筋豆500亩、大荚豌500亩、其他各类蔬菜5000亩,申报并通过西兰花、无筋豆、小米辣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三个。
社会状况
乡镇建设  2015年,对镇街道的路灯、社区天然气进行了安装,建成通自来水村5个。全镇公路通车里程147.7公里,利用以工代赈等项目,修建了市场桥和中和村至黄龙湾村桥梁,场镇面貌进一步改善。移动、联通、电信网络覆盖全镇,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电话。组建专门的环卫清洁机构,全镇保洁人员20余人、机动车2辆、人力三轮15辆、手推车22辆、垃圾池84口、果皮箱180余个。
文化体育 建成有3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所和图书室;建立有篮球场、室外体育健身场等服务居民的配套设施。
教育  全镇共有3所学校:中和场镇初级中学、中和小学、金钟九义校。2015年普通中学在校生427人,小学在校生1197人。
医疗卫生  镇中心卫生院拥有病床位60张,卫生技术人员21人。
    名胜古迹  老君观 老君观为潼川府三大观之首,位于乐至县中和场镇中和村、石缸湾村和两河村交界处的老君山上,海拔549.9米,观内塑有老君像,故名老君观。始建于西汉年间,重建于宋绍圣二年(公元1095年)。老君观历史悠久,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,观堂建筑宏伟,布局雅致,塑有关羽、关平、周仓、老君、玉皇、财神、唐皇李世民、三官、观音、文殊、普贤、十八罗汉、雷公、电母、眼光、地母、燃灯、药王等菩萨和神像62尊,其中木刻5尊、泥塑15尊、玉佛1尊,余为石刻。相传,宋哲宗赵煦曾到过此庙朝拜,观保存圣架,至今完好。1994年12月11日,乐至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批准老君观为道教活动点。

资阳数字史志馆 
蜀ICP备05007295号-2 已访问 5696359 人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