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镇位于乐至县西北,与简阳市接壤,是乐至县历史文化名镇,千年古刹大佛寺所在地。
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 大佛镇位于乐至县西北方,距县中心30余公里,与乐至县凉水乡、良安镇相邻,与简阳市云龙镇接壤。全镇幅员面积69.96平方公里。大佛镇辖大佛寺、宝剑河、罗汉寺、谢岭场、泰山、陈家桥等35个行政村及大佛社区。
环境、资源与人口
自然资源与环境 大佛镇位于乐至县西北,距县城35公里,S106省道贯穿全境,全镇公路通车里程207.6公里。建成通自来水村5个。东与劳动镇、盛池乡接壤,西邻简阳市涌泉镇、云龙镇、五合乡,南连凉水乡,北与良安镇、全胜乡接壤。境内地貌属平顶深丘河谷地区,由蓬莱镇组中段岩层构成脊状深丘、砂岩形成深丘盖层,根据形态分为脊状宽谷深丘、驼背状窄谷深丘和爪状宽谷深丘。地势西北略高于东南,地面高一般在海拔440~588米。群丘林立,沟谷纵横,无大的河流,地下水和地下矿藏资源较为贫乏。卷洞河是境内第一大河。地处中纬度季风区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其特点是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冬暖干燥,湿度大,云雾多,日照少。春季干旱,夏季雨量集中,夏旱接伏旱,秋季温和凉爽,冬季干冷少雪多风。年平均降水量831毫米,年平均气温16.2℃。
人口 截至2015年末总人口41689人;人口出生率7.81‰。
经济发展
全镇地方生产总值4.07亿元,同比增加7.6%。大佛镇属丘区典型农业镇,农业生产以种养殖业为主,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红苕、水稻、大豆、油菜、蔬菜等,养殖业以生猪、山羊、小家禽为主。
第一产业 全镇粮食总产量1.6万吨,增加5.9%,油菜籽产量0.18万吨,减少5.2%;水果产量800吨,增加5.8%;出栏生猪5.75万头,增加10.7%;出栏山羊4.2244万只,减少4.5%;出栏小家禽120余万只,增加150%;肉类总产量4323.362吨,增加10.8%;禽蛋产量125.02吨,减少16.6%;水产品产量790吨,增加1.3%。养蚕1806张,产茧36吨,分别减少41.7、增加225%。邮电业务总量582万元,增加0.6%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34.2万元,增加7.1%,农民人均纯收入11534元,增加20%。
第二产业 全镇第二产业产值1.6126亿元,全镇工业比重较低,有几家蔬菜加工企业和红砖生产企业。
社会状况
大佛镇先后被评为“资阳市防邪先进单位”“资阳市量扶工作先进单位”“全市科普示范乡镇”“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”“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先进集体”。
乡镇建设 2015年修建18公里水泥道路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,推进叉叉河到东禅场镇和大埝场镇管网延伸供水工程,铺设管道8公里,实现场镇无自来水的历史。新建大院集中供水20处,让周边1000余户用上了安全放心水。场镇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,完成佛苑路改造,道路全长180米,宽8米。道路两旁10000平米的商住小区竣工。新载植桂花树400棵,新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。新建和改建农贸市场3500平米。合理配置利用南段北段两处农贸市场,使场镇南北两段场镇经济均衡发展。新建整治屯水田埂54处4297米;新建蓄水池160个,生产便道1800米,整治山坪塘54处4297米。全面完成赖石村、骑龙店村472万元的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和骑龙店村229.5万元的产油大县基础设施项目。全镇新建沼气池 559 口,机耕道22020米。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补助资金550万元,完成项目建设80余个,累计受益人口2.47万人。推进“百镇试点镇”建设,起草编制总体规划项目实施意见,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3.9平方公里的总规修编。完成场镇和老街“白加黑”市政道路工程,新增停车位80余个,设立了客运车辆临时配载点,建成1000平米文化体育广场。特色商贸街佛苑街路灯改造设、风貌塑造、统一格调店全面基本竣工。省级优美乡镇和市级文明场镇正在做前期规划。广佛路桥、污水处理厂、垃圾中转站等市政设施基本完成前期筹备工作。
文化体育 2015年,普通中学在校生604人,小学在校生人数1792人,学龄儿童入学率100%。镇有文化站1个,各村(社区)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有序推进,不少村修建了篮球场及室外体育健身场等服务居民的配套设施。
教育 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,于2014年完成对现有学校的改扩建,农村书屋建设全面完成。
医疗卫生 全镇有卫生机构1个,病床95张,卫生技术人员30人。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36604人,减少7.2%,占农民总数的93.9%。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5882人,占农民总数的87.5%。
名胜古迹
大佛寺 修葺扩建后的千年古刹大佛寺,总占地20亩,建筑面积5132㎡,寺内佛像众多,雕塑精妙,书法百家,具有很高的佛教文化价值。晨钟暮鼓,香烟缭绕,信者甚众,是有名的佛教重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