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阳市人民政府  |  资阳阳天气预报
邵子南
录入时间:2016/12/19 16:35:58     浏览:30946

 

       邵子南(1916-1955):原名董尊鑫,字聚昌,资阳市雁江区凉风乡人,1916年5月14日生。1926年春入私塾,1931年春考进寿民中学初七班。1935年1月,邵子南在成都宝丰银号当见习生。9月去重庆,拉过人力车,作过水手。10月浪迹上海。1936年春,他和作家丘东平、欧阳山、草明等人交往,从人生理想到文学见解无所不谈。后在左翼作家联盟帮助下,到《光明》杂志社当编辑。茅盾把他反映煤窑童工惨状的报告《青生》发表在1937年3月5日中的《中流》杂志上,七七事变后,邵子南加入中国共产党。9月离开上海。11月入十八集团军总部随营学校学习。次年1月任随营学校副政治指导员和支部书记。
邵子南在陕北途中写了《告诗人》、《英雄谣》等岩头诗。1938年4月至1944年6月,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政治干事、支部书记、支委和专职团党委文艺队长。1939年在主编《诗建设》杂志期间,写了诗传单《花》等优秀诗篇,巍巍说:“在晋察冀诗歌运动上,子南同志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。邵子南先后写下为纪念望都殉难烈士而作的《五十九个》、在桃花岭给敌人哨兵的《就是这样》以及《大石湖》等诗篇。1943年晋察冀边区反扫荡战斗中受过晋察冀地区模范工作者奖。1944年,他的代表作《地雷阵》发表,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,受到郭沫若赞赏。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,在东欧颇有影响。他还深入晋察冀边区和农民生活在一起,最早写出《白毛女》诗稿。这年10月,邵子南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教员、支书和支委,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受乙等奖。此间与鲁艺同仁组成《白毛女》歌剧创作组。由于对歌剧创作意见分歧,不久就退出创作组。《白毛女》最初改编成戏剧,在全社会上广受好评,至今都是现在戏剧史上的不朽佳作。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改编成芭蕾舞剧,成为了文化大革命八个样板戏之一。
1947年6月,邵子南任晋绥新华发社副社长和总支委。10月加入四川干部队长江支队,1948年2月21日随军南下,6月初抵达湖北郧西县白裕村。在这期间,邵子南从旧政权遗留下来的一件案子中提取素材,写下《三尺红绫》这部未竟稿的中篇小说,满怀激情地塑造了一个被侮辱与被迫害的农村妇女形象,歌颂对恶势力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。
1950年2月,邵子南任重庆市文联副主任兼秘书长、党委书记,次年5月任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,1952年中国作家协会成立后,他从事专业创作。主编《群众文艺》。1953年8月,邵子南任重庆市文联主席,后又任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台长、西南局宣传部文艺处长、西南文联副主席等职,分管新闻和文艺工作。
  1955年3月,病魔夺去了邵子南工作的能力,他只得抱着长篇小说《周全宝》草稿住进医院。12月24日因白血病医治无效逝世。

资阳数字史志馆 
蜀ICP备05007295号-2 已访问 5197181 人次